11月17日,四川省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发布《部分口腔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采集》通知,根据国家“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常态化”的要求,进行了种植体、修复基台及其附件的信息申报。
来源:四川省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和药品价格监管平台
通知要求,国内外所有能生产种植牙的企业,都要上报自己的产品信息。
消息一出,业内人士认为种植牙征集将正式到来。
民族证券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种植牙市场规模已达297亿元,但普及率很低,每万人只有10个左右,远低于韩国的每万人632个。种植牙费用高是影响种植牙普及的主要原因。
今年两会期间,NPC代表李孝利呼吁将种植牙纳入医疗保险。不久后,宁波市医保局发文明确种植牙医保支付范围。“一颗牙一套房”“90岁因看牙破产”这些话题都将“种植牙收藏”推上了舆论热搜。
这次真的有必要进行种植牙采集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颗种植牙是如何让我们“破产”的。
我国公立医院种植一颗牙齿的费用主要分为三部分:种植体系统的材料费用、牙冠费用和手术费用。这次四川省要求填写种植体、修复基牙、覆盖螺钉、替代物、扫描棒等。北京某三甲口腔医院的医生告诉卫生局:这个清单基本上包括了一个完整的种植体系统所需的所有产品。
植入系统的成本是更大的区别。医生说:“牙冠和手术的价格是固定的,分别是5500元和3680元左右。”但根据具体厂家不同,植入材料从3000元到7000元不等,他常用的一款瑞士产品价格在4700元左右。
这样算下来,种一颗牙大概要花14000元。植入材料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30%。
这一比例接近一些私营牙科机构披露的数字。今年10月,通策医疗公布了一份机构调研总结,其中提到公司种植正畸耗材成本约占25%。
耗材便宜,服务成本高是种植牙领域更大的特点。通策医疗董事长卢建明因此敢于在微博中畅所欲言:“我们希望集采早日落地。”
*图片来自 *** 。
今年7月,国海证券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20年中国近300亿的种植牙市场中,种植牙仅占约31亿元,而口腔医院的费用约为227亿元,占比超过75%。种一颗牙,大部分钱其实都花在了医生工资、营销等方面。
如果种植牙的价格想要降下来,只收种植牙的部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牙科是医学专业,培养难度很大。据说一个成熟的种植牙医生至少要有10年的教育培训。医生的工资水平在社会上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牙医的收入整体偏高。医生的工资几乎降不下来。
卫生局了解到牙科医生为患者提供种植牙的收入只能从手术费中获得,“确实不高”,前述医生表示。
私立牙科机构要承担很多推广费用。一名私人牙科诊所的医生告诉卫生局,在她的诊所,种植牙的费用除了耗材和医生服务的费用外,还包括一笔额外的“租金、水电费和运营费用”。
当舆论呼吁“种植牙征集”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种植牙到底有没有上医保?
一位从业十几年的牙医向卫生局分析:种植牙不是每个医院、每个医生都能做的。即使真的进行集中开采,“短期内应该只是局部实验,不会推广到全国”。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约60%的种植牙服务实际上是由民营医疗机构承担的,大部分民营口腔诊所无法成为医保定点机构。“就算种植牙真的在医保里,我怎么报这个钱?让所有病人都冲回公立医院?"
民营口腔医院有其存在的价值。前述医生告诉卫生局,由于治疗方案是在公立医院敲定的,所以医生负责种植、二期手术、模型收集、镶牙,效率不高。
但是在私人机构中,这是流水线式的团队工作:医生制定方案,顾问或医生助理接力沟通,确定植入体类型,然后医生进行手术。“同样的时间成本,流程更合理,可以治疗更多的患者”。
患者在民营口腔医院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所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牙科一直是民营医疗从业者最专业的领域。
今年8月,宁波市医保局率先提出建立种植牙品牌报销目录,用医保个人账户历年账户支付目录内种植牙项目。缴费标准方面,每颗国产牙3000元,每颗进口牙3500元。此价格包含种植系统、牙冠、医疗服务费等所有耗材。
宁波敢报这个价格也是有现实基础的。根据国海证券的数据,口腔医院购买的国产、韩国、欧美种植体价格分别为400元-600元、500元-800元、1800元-2300元。即使算上医疗费用,宁波开出的价格也足以涵盖大部分种植牙。
不过这个价格对于进口种植牙来说并不太友好。在种植牙行业,国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认可度都不高。2019年,奥驰泰、登腾、斯特雷曼三家国外公司占据了中国种植牙市场约80%的份额。
前述三甲口腔医院的医生说:他医院所有的种植体都是进口产品。不止一个医生跟卫生局说国产植入物质量不如进口。
四川能不能把进口种植牙的价格降下来?这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在以后的征集中大量国外公司弃标,并且国产种植牙在质量上无法替代进口,那么征集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s2/]。
有券商认为,如果真的进行 *** 申购,产品比例、报销政策、民间机构参与是需要格外关注的重点。
卫生局会继续维持。
#牙科植入物#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