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仪网

中越战争死了多少人(1985年中越战争死了多少人)

提莫队长522022-11-02 10:54:38
中越战争死了多少人(1985年中越战争死了多少人)

在好莱坞电影中,有两个硬汉代表了20世纪美国军人的形象。之一个是州长施瓦辛格,第二个是兰博的史泰龙。

史泰龙出演了上世纪的电视剧《之一滴血》,他塑造的越战老兵“兰博”形象深入人心。

这个外表硬朗,内心冷酷的男人浑身散发着荷尔蒙。他是美国更优秀的超级士兵之一,也是越南战争的英雄。但战争结束后,退役的兰博被社会排斥,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沦为流浪汉,最后还被警察虐待,险些丧命。

兰博的人生经历并非虚构,但他的困境却是广大退役越战老兵的真实写照。

越南战争是美国300年历史上最特殊的战争。据美国人自己说:“越南战争是美国的伤疤,也是美国人民之一次对美国发动的战争的正义性产生怀疑。"

美国人质疑越南战争有两个原因。首先,由于电视和广播的发展,越南战争几乎一直向美国人直播。美国人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六七十年代反战思潮盛行。第二,美军在越南做了很多“反人道”的行为。这些行为被记者曝光后,民众开始声讨美军士兵,认为他们是杀害平民的刽子手。

在这个前提下,无数“兰博”回国后遭受歧视,大量退伍军人患上精神疾病自杀。共有6万名美军在越南阵亡,但多达8万名越战老兵在战后自杀,是美军中自杀率更高的群体。

越南战争到底有多特殊,为什么会成为美国的伤疤?美军在越南犯下了什么样的罪行导致全社会对越战老兵的歧视?噩梦还是社会歧视,哪一个是兰博自杀的原因?

之一,冷战初期的美国,一个宣扬仇恨的社会

越南战争是冷战时期更大的“热战”,其爆发的根源仍然是美苏意识形态的对抗。越南战争类似于朝鲜战争。是同一个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 *** 之间的对抗,然后上升到超级大国自己动手的结局。

越南战争爆发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 *** 席卷全球,美洲、非洲、亚洲各国纷纷“变红”。美国在这一阶段基本处于冷战劣势。当时美国 *** 非常敏感,在全世界宣传 *** 。可以说是“畏共如虎”。

在国内媒体上,美国 *** 宣扬仇恨,丑化共产主义运动,甚至丑化亚非拉民族。此外,当时美国“种族主义”横行,白人在社会上歧视有色人种,导致美国人对这些革命的第三世界国家反感。美军训练射击的目标都是黄种人。

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越南战争爆发了。

1955年到1960年,北越支持的游击队占领了南越的广大农村,南越 *** 岌岌可危。1961年春,美国 *** 向越南派出特种部队,帮助南越打击北越游击队,并派空部队轰炸北越,进行“特种战争”。

美国的“特种战争”持续了三年,但南越 *** 越来越弱。最后,肯尼迪执政期间,肯尼迪决定扩大越南战争,派海军支援南越。肯尼迪遇刺后,1964年,约翰逊总统坚持肯尼迪的政策,批准大规模轰炸北越,同时让海军陆战队登陆。至此,美国开始与北越直接开战。

二、美军士兵的噩梦:偷袭和虐囚

在军事力量上,美国和苏联处于同一水平,把其他国家甩在几个街区之外。但在北越军队中,他们用“游击战”让美国无法速战速决,反而陷入战争泥潭。

1965年后,美国海军封锁北越港口,空陆军空进攻北越军事基地。10多万陆军部队以军事基地为核心,慢慢清剿南越农村游击队,向北推进。

在地处亚热带的越南作战,美军重温了一场太平洋战争的残酷记忆。深深的雨林是军队的噩梦。越军充分发挥主场优势,以村落为据点,以山地为堡垒。每座山下的隧道纵横交错。

美国在客场作战,要到处修工事,守阵地。一定要去村里打公安吗?越军白天躲在隧道里,冒着严寒开枪。它只是在夜间大规模偷袭,美军防不胜防。

在越军的偷袭战术下,前线的美军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基本上是“三年不卸弩”。人长期处于高强度的战斗状态,神经紧绷,不仅伤害人的身体,也摧残人的精神。战后三年的1968年,美军在越南的心理问题比例迅速上升,美国总参谋部不得不派遣大量心理学家和教会牧师前往越南,为士兵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精神慰藉。

一向擅长偷袭的越军,在战争中俘虏了大量美军。这些入侵者落入越军手中,大部分被扔进了战俘营的水牢里。战俘营缺衣少食,疾病盛行。少数特种部队的士兵,如“兰博”,被严刑拷打。他们的残忍程度堪比二战日军,很多特种兵被虐待,被活活打死。

美军解放战俘营的时候,战俘营里的士兵所受的苦难是以原始的状态展现出来的。被俘的士兵往往精神崩溃,没有被俘的士兵也患有精神疾病。受美军 *** ,会有战争恐惧,暴力倾向,甚至语言和身体障碍。

即使美军加强了对士兵的心理辅导,美军在越南的自杀和其他暴力行为仍呈上升趋势。1970年,在南越首都西贡,发生了美军士兵用机枪扫射平民的事件,引起了越南民众的 *** *** 。为了加强前线的士气,美国增加了前线士兵的轮换频率,允许他们去台湾省、日本、夏威夷等地免费度假,缓解压力。

第三,面对游击战,美军开始无差别攻击。

美军士兵在越南的地狱里挣扎了8年。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奋战在湿热的越南和柬埔寨。看着战友的尸体和被俘士兵的惨状,在种族歧视氛围中长大的美军对越南人越来越敌视。

北越和南越的战争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以农村为据点。游击队活跃在敌后打游击战,农村是粮食的来源,也是北越游击队必须争取的对象。虽然美军和南越 *** 想尽办法拉拢广大农村,但北越游击队仍活跃在山区,农民仍在为游击队供货。

长期拉拢的失败让美越 *** 恼羞成怒,军方认定农民是越共的死忠粉丝。

在长期治安战的压力下,美军在战争后期开始对南越农村进行“无差别打击”,即轰炸前不识别目标,不分好坏,将地面目标全部铲平;为了保密,越南平民见到美国的特种部队也会被枪毙。

军方带头犯罪,还对士兵的暴行视而不见,于是美军彻底释放了自己。

美军士兵在农村为治安而战时,士兵们经常以射杀越南平民为乐。电影《全金属夹克》里的台词:“是逃跑的越共!站着不动的,是训练有素的越共!”完美还原了当时美军士兵的疯狂。在一些有良心的记者的帮助下,美军在越南的残暴行径被遣送回国,引起全美反战 *** ,美军士兵形象彻底跌入谷底。

1968年3月,美军在越南美莱村大屠杀,越战被打上了“种族灭绝”的印记。

因为在美莱村发现了越共游击队的地道,美军包围了这个小村庄,枪杀了所有500名村民,男女老少。最后美军连村里的牲畜都没放过。杀光所有生物后,他们放火烧村。客观来说,这种暴行是标准的反人类罪,与二战中的纳粹和日本帝国主义几乎一样。

美军在越南犯下的暴行在越南早已不是新闻,但美军总参谋部很快封锁了“美莱村”的消息,声称这是“破袭”,消灭了100多名越共。

没想到,在一些正义记者的坚持下,美国《纽约客》报一年后曝光了美莱村大屠杀的真相,震惊了全世界。美国反应迅速,美莱村大屠杀的指挥官被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达到 *** 。

美莱村等屠杀事件曝光后,美国民众给越南士兵起了个外号——宝贝黑仔,给越南士兵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有的士兵收到家人来信,询问是否在越南屠杀妇女儿童,有的甚至直接收到离婚通知。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回忆说,“美莱村的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我就知道美国再也不可能在越南取得任何胜利了。”随着越来越多的越南战争丑闻爆发,美国军方及其仆从所犯下的暴行引起了全世界的愤慨。西方社会普遍反对越战,美国最终在强大压力下决定和谈。

第四,我们是士兵,我们还年轻。

战场噩梦,心理愧疚,社会歧视,这三颗子弹打在越战老兵身上。

1975年越战结束,美国在整个战争中出动了65万士兵,其中5.8万多人阵亡,2000多人失踪,30多万人受伤。其惨烈程度远超朝鲜战争。

逃出地狱的士兵回国后,发现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汽水罐、油漆和各种辱骂性的咒骂。

各种非 *** 组织早早组织活动,在返乡士兵的必经之路上 *** *** 。由于害怕被邻居激怒,士兵的家人不会去车站接他们。军用大巴上贴满了各种标语,人们沿路升起旗帜表示 *** 。

美国中小学禁止越战老兵进入,各种工作筛选出从越南回来的士兵。这些在战场上枪林弹雨的士兵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在美国“死于社会”。

当时美国对军人的厌恶已经接近病态。对于一个向来重视军人荣誉、有拥军传统的国家来说,美国社会对越战老兵的残酷是前所未有的。精神疾病、身体残疾、经济窘迫,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越战老兵的生活越来越糟糕。他们喝了很多酒,挥霍了复员资金,最后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流浪街头。

失去了经济来源和社会认可,退役士兵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这在他们的脑海中释放了大量痛苦的记忆。许多人开始被新闻和其他言论淹没。即使没有犯战争罪的士兵也开始怀疑自己,然后患上了抑郁症。

最后,可怜、孤独、尴尬的老兵只有一条路——自杀。

越战老兵的自杀率是普通美军士兵的1.5倍,是美国平民的3倍。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60万越战老兵中有近8万人自杀,以至于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成立了专门的心理调查组织,研究“越战后遗症”。

对越战老兵的敌意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新一代美国年轻人成长起来,社会上的战争气氛消退。随着90年代苏联解体,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变得更加宽容,美国社会开始从根源上彻底反思越南战争,寻找时代的问题,而不是敌视军人。

90年代后,晚年的越战老兵与美国社会达成和解,各种军事协会公开展示“去他妈的越南”的招牌,不会招来非议。今天,越南战争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越战老兵和其他战场上的士兵一样,被视为民族英雄。如果他们知道了,兰博可以安息了。

文本/业务字段

参考资料:

1.浅析肖睿的美国越战电影的反战意识。

中越战争死了多少人(1985年中越战争死了多少人)

2.从美军士兵频繁自杀看战争中的极端心理及其预防。

本文链接:https://xueyangyi.cn/zhishi/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