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一般参数设置
一、呼吸频率(f):CMV或A/C模式按照正常人呼吸频率设置,SIMV模式控制呼吸的频率应小于15次/分(若高于15次/分,则与A/C模式一样)。
二、吸入氧浓度(FiO2):50-60%,在满足病人需要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氧浓度。机械通气初始阶段,可给高FiO2(100%)以迅速纠正严重缺氧,后依据目标PaO2、PEEP水平、MA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酌情降低FiO2至50%以下,并设法维持SaO2>90%,若不能达上述目标,即可加用PEEP、增加平均气道压,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若适当PEEP和MAP可以使SaO2>90%,应保持最低的FiO2。
三、呼气末正压(PEEP):通过增加功能残气量,可增加肺泡稳定性、改善氧合、延长气体交换时间、增加闭合气量、保持肺泡在呼气相的容积、增加小气道内压力、防止气道早闭、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抵消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但可升高胸腔内压,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左心前负荷降低。
按压力-容量曲线下拐点以上2-3cmH2O设置PEEP。也可从3-5cmH2O开始,20-30分后测PaO2,如达不到预计氧合目标值,每次增加2-3cmH2O,逐步提高,最高不超过15cmH2O。大多数病人可在机械通气开始时至少使用3-5cmH2O的PEEP。胸部或上腹部手术病人,术后机械通气采用3-5cmH2O的PEEP,有助于防止术后肺不张和低氧血症。ARDS可用较大PEEP,COPD及哮喘用较小的PEEP。
COPD或哮喘等阻塞性通气障碍的病人,胸部听诊同时逐渐增加PEEP,当哮鸣音消失或减弱时的PEEP值,为合适的PEEP。
四、吸呼比(I:E):1:1.5~1:2,吸气时间0.8-1.2秒。吸气时间长,可提高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但病人不易耐受,而且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加重对循环干扰。
五、触发灵敏度:压力触发为-0.5到-1.5cmH2O,流量触发为2-5升/分。流量触发比压力触发敏感,呼吸机反应时间较短,更易实现人机同步,流量触发较压力触发能明显减低患者呼吸功能,故流量触发较常用;但若触发敏感度过高,会引起与病人用力无关的自动触发,若设置触发敏感度过低,将显著增加病人的吸气负荷,消耗额外呼吸功。
六、峰流速:40-60L/min之间,流速波形常用减速波。容控时才需要设置流速,压控不需设置。
七、潮气量(VT):6-12ml/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