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小步提高,中海地产(00688.HK)2020年的业绩还是很有中海特色的。
3月29日,中海地产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至1857.9亿元;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5.5%至439亿元;并且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录得30.05%和23.6%,同比虽有小幅下滑,但仍处于房地产行业高位。而过去10年大部分时间利润增速保持在20%以上的中海,也受到疫情影响,利润增速降至个位数。
截至2020年末,中海地产资产负债率60.14%,净贷款率32.63%,手中现金1104.7亿元,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绿色”房企。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为3.8%,为行业更低。
自2017年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严建国掌舵以来,中海地产加速迹象显著,拿地金额屡创新高。2020年,中海新增土地储备64宗,股权投资金额同比增长16.3%至1318.4亿元,对应新增价值约2741.7亿元,位居行业第三。加上上海建国东路、北京中新城和苏州太湖,中海地产的购地金额已达1447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了公司2020年1400亿元的购地权益预算。
其中,一二线城市属于中海地产重仓的区域。报告期内,中海在拥有香港权益的一线城市购买土地金额达435亿元,占比33.0%。公司新增土地投资的59.6%位于粤港澳、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圈。
中海地产副总裁郭广辉在3月29日的业绩会上指出,2021年中海地产将继续积极进行土地投资,全年新增土地股权投资预算1650亿元,同比增长25.2%。
目前中海近两年的加速成绩还没有体现在业绩上。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公司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
严建国指出,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发展是一场长跑,下半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分化”将是房地产下半年最重要的特征。
他所谓的“差异化”将具体表现为:之一,市场差异化。房地产下半年,一二线城市和强三线城市将是主战场。第二,企业差异化。房地产企业“三条红线”金融监管政策和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两条红线”将阻断高杠杆房企的扩张路径,中小房企快速增长的通道将被关闭,优胜劣汰的行业整合将进一步加速。第三,投资分化,土地越来越稀缺,单个项目投资越来越大,财务稳健、资金实力强的人机会更多;具有商业资产投资运营、城市更新、旧改等城市运营能力的企业机会更多。第四,管理差异化,行业进入向管理要效益的阶段,管理能力精细化、数字化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第五,产品力的差异化,好的产品和服务永远是赢得客户的关键。
在中海看来,“三条红线”、“四级管理”、“集中供地”的新规,对中海地产来说是更公平、更好的竞争机会。
“我们的资源和能力有效地匹配了‘五个差异化’趋势,具有比较优势,这是我们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致力于确定性增长的基石。”严建国还指出,集团还将充分发挥公司的资金优势,在下半年的分化中积极寻找合适的银行间并购机会。
在2020年中期业绩会上,严建国不仅强调“我们的目标是百年基业”,还表示,“住宅开发业务、持有商业物业、教育、养老、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创新业务。这三个行业的目标是进入行业头部。”
在资源比例上,中海地产继续以90%的资源专注于今天的住宅开发,以7-8%的资源投资于明天的成长型商业物业,以1-2%的资源投资于“后天”的创新业务。
报告期内,中海地产商业资产管理实现收入44亿元。公司管理层提出,2025年该业务将实现120亿元的营收目标。